2024年5月17日 星期五
新闻详情
首页 >> 廉政教育 >> 廉政文化 >> 廉政文化资源 >> 历史文化资源 >> 新闻详情页  
不盈不洒戒公池
信息来源:句容纪检监察网   2013-12-30 15:40:28 点击数:5249   关闭

   宝华山隆昌寺山门外的东北方,有一口不大不小的池塘,这就是有名的戒公池。



关于戒公池的来历,还有个美丽的传说。

明末时,宝华山本是佛门禅宗的道场,由于主持楚笠不善管理,缺乏威信,使得这里的寺庙日渐衰落。后来楚笠在南京及当地诸护法的建议下,将宝华山无条件地奉送给高僧三昧,改归律宗,这才使得宝华山日渐兴盛。

三昧成了宝华山的一世祖后,山北长江里的江神十分高兴,那一日特地与龙潭里的潭龙,变成两个黑黑胖胖的和尚,混在人群中,前来宝华山听三昧说戒。谁知三昧独具慧眼,一下就识破了他俩的真身,于是亲切地招呼他俩"这两位根基非凡的戒公,敬请人座。"

江神和潭龙因为身是异类,有些害羞,连忙钻入一口枯洞的缝隙,遁回老家去了。从此,那枯洞里便涓涓地流出清泉来,形成一口池塘,人称戒公池…

几百年来,戒公池一直是隆口寺僧人饮用的惟一水源。有趣的是,那池水大旱不泪,大雨不盈,始终与池中那块天然的象鼻石保持着绝对的距离。只是由于戒公池有史以来从未清过淤,水质很差,僧人们都戏称它是“回龙汤”。

1958年,全国掀起了"大跃进"的高潮,隆昌寺内也一下子住进2000余名入山找矿的工人。他们在戒公池边架起抽水泵,不停地往寺里抽“回龙汤”,以保证2000余名矿工的吃用,可是那戒公池仍然不见蚀。

一天,副县长赵治和上山视察,发现不少矿工都在泻肚,连忙调查其中的原因,原来他们都是因为喝了“回龙汤”的缘故。赵副县长立即派人从山下调来一只海碗粗的大功率水泵,决定为戒公池清淤。那抽水泵抽起水来可厉害极了,就连一条河也能给它吸蚀三分,最后,戒公池终于很不情愿地露了底。与此同时,不计其数的僧人、矿工和山下的农民都在纷纷打赌,有的赌戒公池里准会有巨蚌,有的赌戒公池里准会有巨鳖,有的赌戒公池里准会有巨鱼…谁知池水被抽干后,池底却空空如也,就连《宝华山志》里所记载的内有"哇呻"的"朱鱼",也全不知上哪儿去了。

更奇的是,众人原以为这戒公池一定深不可测,谁知抽干一看,最深的池底离象鼻石才一人高,而且里面根本找不到一个渗水眼,更找不到“江神”和“潭龙”的“枯洞之隙”了。大家十分纳闷:那么多好不容易才抽干的池水,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呢?

说来也巧,戒公池被清淤后,天上很快下了一场小雨。雨后次日,池底积起了一泓清泉,三四日后,戒公池中已是碧水盈盈了。

事后,和尚们纷纷传说,戒公池是释迦牟尼佛的一只“砚台”,而象鼻石上的那枝姿罗树(1984年被窃),是这只砚台的“水勺子”,哪一天东海里没水了,戒公池才会干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