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10日 星期六
新闻详情
首页 >> 廉政教育 >> 廉政文化 >> 廉政文化资源 >> 红色文化资源 >> 新闻详情页  
巫恒通烈士
信息来源:句容纪检监察网   2013-12-30 15:18:54 点击数:8585   关闭

 巫恒通,字天侠,男,1903年生于江苏省句容县白兔镇柘溪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。巫恒通兄弟三人,兄巫全仁,弟巫恒达,皆在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。后人称巫氏三兄弟为一家“伯仲三杰”。 巫恒通1925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无锡师范;曾任教师、校长,句容县督学及泰兴教育局长等职。抗战爆发后,组织抗日武装。1938年渡江南下,陈毅与之长谈,受命投笔从戎,回乡组织抗日武装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3911月,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建立。巫恒通领导的地方武装编入新四军为新三团,巫恒通任团长。新三团重返镇、句、江后,连战皆有斩获,成为新编部队的一支劲旅。对此,巫恒通不胜感激的说:“我早年梦想教育救国,但国民党腐败无能,使我完全失望,如今找到共产党,要重新开始新生活,弥补过去虚度之年华。”

1941年春,巫恒通调任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句容县长,他不顾艰险返回茅山,在敌伪中穿插游击,边恢复抗日根据地,边开展民主政权建设。96,巫恒通与县机关少数随行人员驻句容二区中心乡大坝,因叛徒告密,驻地突遭敌伪袭击。巫恒通率众突围,不幸受伤被俘,被押送至句容宪兵队。巫恒通被俘后,敌人欣喜若狂。先进行诱降,盛餐款待,但是巫恒通视而不见,使敌不知所措。伪县长陈希周出面周旋,巫面墙背向,怒斥道:“我不认得你这个民族的败类,你赶快滚开!我生的光荣,死的光荣,想让我卖国求荣那是妄想!”敌将幼子掳来,用亲情软化。巫恒通用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事迹教育幼子,要其长大后做一个有志气、有骨气的中国人。此后,巫恒通拒医绝食,决意以身殉国。9146时许,巫恒通在绝食8天后壮烈殉国,时年38岁。苏南抗日根据地党、政、军、民无不肃然起敬,沉痛致哀。陈毅发来唁电,以文天祥诗句为悼词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

巫恒通烈士墓位于原句容行香镇西南约4.5公里远的徐村王庄东南边,占地约1000平方米,墓地呈长方形,坐西朝东。烈士墓地有两块墓碑,一块是1952年苏南行政公署在墓前立的纪念碑,碑正中刻写“生的伟大死的光荣”8个大字,分两行排列,横批:“永垂不朽”。右边“巫恒通烈士纪念碑”,左边书“一九五二年四月四日苏南全体人民敬立”。另一块碑,正面为“巫恒通烈士之墓”7个大字,背面为墓志,全文342字,记载烈士身负重伤,在敌人狱中从容对敌,光荣殉国的经过,颂扬烈士忠于党和国家的崇高民族气节和伟大的革命精神,烈士英灵,流芳百世,光照千秋。